老近很苦恼,用了二十多年的后槽牙突然""了。吃饭时总塞食物,喝凉水还会酸疼。像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,据临床统计,35岁以上人群中有近四成存在牙齿缺损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,当牙齿出现问题时,到底该选择哪种修复方式合适。
目前常见的口腔修复主要有三种:义齿、固定桥和种植牙。每种方式各有利弊,需要根据个人口腔状况来选择。
义齿就像"可拆卸的假牙",通过金属卡环固定在邻牙上。优点是价格亲民,单颗修复通常在千元以内,而且不损伤邻牙。但异物感明显,刚开始戴会不习惯,咀嚼功能也只能自然牙的60%左右。
固定桥需要磨小两侧健康邻牙作为支撑。稳固性较好,能80%的咀嚼功能。不过这种"拆东墙补西墙"的方式会对邻牙造成性损伤。价格根据材料不同,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。
种植牙是在缺牙区植入人工牙根,再安装牙冠。这是目前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,不损伤邻牙,咀嚼功能可95%以上。但费用较高,单颗价格普遍在万元左右,且需要足够的骨量支持。
选择修复方式时,建议从三个维度考虑:首先是口腔条件,比如缺牙数量、邻牙状况、牙槽骨密度等;其次是日常需求,经常应酬的商务人士可能更在意美观度,而老年人可能更关注咀嚼功能;后是经济预算,不同修复方式的价差较大。
58岁的李阿姨就遇到过选择困难。她缺失了3颗后牙,医生给了两个方案:做一副义齿,或者种1颗牙再配合小支架。考虑到还要带孙子,经常要做饭,李阿姨终选择了种植方案。"虽然贵些,但吃饭香啊,啃排骨都不费劲。"李阿姨笑着说。
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,术后护理都很关键。义齿每天要取下来清洗,晚上好浸泡在专用护理液中;固定桥要特别注意邻牙的清洁,建议使用牙线或冲牙器;种植牙术后三个月内要避免咬硬物,并按时复诊。
很多患者以为做完修复就一劳永逸了,其实不然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,修复体也需要维护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问题。临床上经常见到用了七八年的义齿卡环松动,导致基牙蛀坏的。
很多人觉得缺一颗牙无所谓,等多缺几颗再一起修。这个观念要不得。牙齿缺失后,邻牙会倾斜移位,对咬牙会伸长,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咀嚼,还会改变脸型。临床数据显示,缺牙超过2年不做修复,邻牙移位发生率高达73%。
建议缺牙后3-6个月内完成修复,这个时间段牙槽骨吸收还不,修复好。如果实在要延期,可以先做个临时修复体保持间隙。
后提醒大家,口腔修复是个精细活,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有些街边小诊所报价特别低,但用的可能是劣质材料,后期容易出现断裂、过敏等问题。记住,修复牙齿不是买衣服,不合适可以换,牙齿修复可能要陪伴你十几年甚更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