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关于洗牙的讨论,有人说洗完牙缝变大,有人说洗完牙齿敏感,还有人嫌价格太贵。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洗牙这件事,告诉你哪些说法是真,哪些纯属误会。
很多人把洗牙归类到牙齿美容里,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。洗牙的名称叫"洁治术",是正儿八经的牙科治疗项目,主要对付的就是牙结石。这些黄褐色的小石头天天黏在你牙齿上,用牙刷根本刷不掉,时间长了就会引发牙龈出血、口臭,的还会导致牙齿松动。
去年有位35岁的设计师来找我们,说自己每天刷牙三次还是口臭,后来检查发现牙结石已经把牙龈挤得萎缩了。像这种情况,已经不是简单洗牙能解决的,还得配合其他治疗。所以千万别等牙疼了才想起洗牙,那时候可能就晚了。
个谣言是说洗牙会把牙缝洗大。其实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洗掉结石后,自然会觉得牙缝明显。这就好比把堵在下水道的头发清理掉,下水道口看着就大了。
第二个谣言是洗牙会让牙齿变敏感。健康的牙齿洗完确实可能会敏感几天,这是因为牙结石长期包裹牙齿,突然去掉后牙齿需要适应。通常3-5天就能正常,用点感的牙膏就行。
第三个谣言是说洗牙能美白牙齿。这要分情况,如果是烟渍茶渍这类外源性染色,洗牙确实能让牙齿本色。但如果是牙齿本身发黄,洗牙可不管用,得考虑其他美白方式。
正规的洗牙通常分四步:先是超声波震碎大块牙结石,然后用手动器械清理顽固沉积,接着抛光让牙面光滑不易沉积色素,后会上药保护牙龈。整个过程大概40分钟,健康的牙齿基本不会疼,顶多有点酸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,街边那些99元洗牙的要当心。正规洗牙需要一人一套消毒器械,还要配合检查、抛光等步骤,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。贪便宜可能得不偿失,轻则清洁不到位,重则感染疾病。
备孕期的女性一定要洗牙。怀孕后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性牙龈炎,但孕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又不适合洗牙。所以建议备孕时就做个口腔检查。
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口腔卫生,血糖高的人牙龈更容易发炎,建议3-6个月就要检查一次。抽烟的朋友也别偷懒,烟草会加速牙结石形成,好每半年洗一次。
刚洗完牙那几天,避开过冷过热、太酸太甜的食物。刷牙时用温水,力度要轻柔。有些人会有轻微出血,这很正常,通常一两天就会好。如果三天后还在出血,就要回诊所复查了。
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很重要。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光靠刷牙是清理不干净的,这些残渣就是牙结石的前身。建议每晚睡前用一次牙线,刚开始可能会不习惯,坚持一周就顺手了。
洗牙这件事,说到底就是给牙齿做个大扫除。就像我们不会等到家里积满灰尘才打扫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维护。一般来说,健康成年人每年洗1-2次就够,具体情况还是要听牙医的建议。
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看牙这事儿千万别拖,小问题不处理后可能就要花大价钱。现在很多诊所都有团购,找家正规机构,花个两三百就能给牙齿做个体检,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