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中老年朋友面临缺牙困扰时,常会听到"牙修复"这个选项。究竟什么是牙?它适合所有人吗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您了解这种常见的修复方式。
假牙之所以被广泛使用,首要原因就是性价比高。相比动辄上万的种植牙,普通假牙费用通常在2000-8000元之间,还能报销部分费用。其次是适应症广泛,即使牙槽骨条件较差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,经过评估后多数也能佩戴。
更重要是它的可逆性。很多患者不知道,牙随时可以取下清洁,遇到不适还能由医生调整。特别是全口无牙患者,通过金属支架设计的吸附性义齿,咀嚼效率能70%左右。
当然牙也存在明显短板。初戴时有1-2周适应期,可能出现说话漏风、口水增多的情况。咀嚼力度也只有真牙的30%-50%,硬脆食物需要切成小块。基托覆盖牙龈部位可能产生压痛,需要3-5次调改才能完全贴合。
麻烦的是维护成本。每3-5年需要更换新牙,每晚要摘下来浸泡清洁,长期使用还可能加速牙槽骨吸收。这些客观存在的缺点,需要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。
从临床经验看,这些情况更适合选择修复:剩余牙齿少于10颗的半口/全口缺牙者;牙槽骨萎缩无法立即种植的患者;患有糖尿病、心脏病等需要观察身体状况的老年人。
但如果是单颗或连续缺牙1-3颗,尤其缺失前牙的年轻患者,我们更建议考虑固定修复。现在有些机构鼓吹"牙",其实不同缺牙情况对应不同解决方案,没有的好坏之分。
材质决定使用寿命。传统树脂基托容易断裂,现在升级的钴铬合金支架更轻薄耐用。卡环设计直接影响稳固性,建议选择有弹性臂设计的机构。
注意看咬模流程。规范的机构会取两次模型,先用初模做个性化托盘,再用终模制作假牙,这样贴合度能提升40%以上。价格低于2000元的要警惕,可能是用成品牙简单打磨。
试戴环节不可省略。好医生会反复调试咬合关系,教会患者摘戴方法。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溃疡,一定要及时复诊调整,不要硬扛。
饭后立即冲洗很重要。食物残渣堆积8小时就会滋生大量细菌,建议随身携带小收纳盒。每周用假牙清洁片浸泡消毒,千万别用牙膏刷,其中的摩擦剂会刮花表面。
睡觉时务必取下。连续佩戴超过20小时可能引发义齿性口炎。长期不用的假牙要泡在冷水里,干燥会导致变形。每半年要找医生检查基牙和牙槽骨状况。
随着技术进步,现在已有更轻薄的弹性义齿和吸附性更好的闭口式印模技术。但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,关键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后才能确定方案。您如果有具体疑问,建议携带近期牙片到院面诊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