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接诊了一位45岁的患者,因为长期忽视牙龈出血的问题,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他懊悔地说:“早知道会这样,当初就该重视起来。”事实上,牙周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8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保不住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牙齿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。简单来说,就是细菌在牙龈边缘堆积形成牙菌斑,如果不及时清理,就会引发红肿、出血,终支撑牙齿的骨头。很多人刷牙时发现出血,却以为是“上火”,其实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
阶段:牙龈炎。这时候牙龈会红肿、容易出血,但牙齿还不会松动。好好刷牙、定期洗牙就能逆转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。牙龈开始萎缩,牙周袋形成(牙龈和牙齿之间出现缝隙),口臭明显。此时需要治疗。
第三阶段:中度牙周炎。牙齿出现轻微松动,咀嚼无力,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吃冷热食物会敏感。
第四阶段:重度牙周炎。牙齿明显松动甚移位,可能伴随脓肿,后不得不拔牙。
除了常见的口腔清洁不到位,这些因素也会加速牙周病发展:吸烟(烟民患病风险高5倍)、糖尿病(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易发)、怀孕(激素变化导致牙龈敏感)、遗传因素(部分人天生更容易得)。值得警惕的是,长期用牙签剔牙、横向用力刷牙这些习惯,反而会加重牙龈损伤。
轻中度患者可以通过龈上洁治(洗牙)和龈下刮治(深层清洁)控制病情。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患者,可能需要激光治疗或牙周翻瓣手术。近年来,引导组织再生术(用生物膜帮助牙槽骨再生)也给重度患者带来了新希望。但必须强调:所有治疗的前提都是患者日常维护到位,否则很快会复发。
1. 使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,每次少2分钟
2. 牙线必不可少(牙缝刷适用于牙缝大的人群)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吸烟者建议3-6个月一次
4. 控制血糖和戒烟能显著改善治疗
5. 发现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持续超过两周,立即就诊
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——其实牙缝是因为原先被牙结石填满,清除后暴露出本来的间隙。“治疗一次就能”——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用药控制。“拔了牙种牙就没事”——如果牙周炎未控制,种植牙同样会失败。令人痛心的是,很多患者花费上万元做修复,却不愿意花几百元定期维护。
后提醒大家:牙周病不仅关乎牙齿健康,研究证实它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、早产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。保护好牙周组织,就是在为全身健康投资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牙膏泡沫带血,别犹豫,尽快约个牙周检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