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糖牙疼、喝冰水酸软、照镜子发现小黑点......当这些信号出现时,你的牙齿可能在提醒:该做龋齿填充了。作为常见的牙科治疗项目之一,龋齿填充每年帮助数千万人挽救濒临"报废"的牙齿。但很多人直到躺上牙椅还满脑子疑问:到底要不要补?过程疼不疼?能用多久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补牙那些事讲明白。
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时,是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酸性物质开始腐蚀牙釉质。此时及时干预还能通过涂氟或改善刷牙方式逆转。当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小洞,说明腐蚀已突破牙釉质层到达牙本质,这就是典型的浅龋阶段,佳填充时机。
如果放任不管,龋洞会像被白蚁蛀空的木头,表面看着只有针眼大的黑点,内部可能已经形成深达牙髓的"地下迷宫"。发展到中龋阶段,冷热刺激会产生明显酸痛;而深龋患者即使没有刺激也会自发疼痛,这时可能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现在正规机构普遍采用数字化检测设备。像口腔内窥镜能放大40倍观察窝沟细节,激光龋齿检测仪通过荧光反应判断腐质范围,有些机构还会用3D口扫生成牙齿模型。这些技术让医生能判断该磨除多少腐质,避免过去"凭经验下手"的误差。
治疗时先会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喷砂去除表面菌斑,再用涡轮手机清理腐质。别被"滋滋"声吓到,现在都有智能控速系统,碰到健康牙质会自动减速。酸蚀处理后会涂粘结剂,像给墙面刷底漆一样让填充材料牢牢抓住牙体。
银汞合金虽然坚固耐磨,但美观度差且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,现在已经很少使用。目前主流选择是树脂材料,分通用型和美学型两种:
- 后牙推荐纳米树脂,含瓷颗粒增强耐磨性,啃骨头都没问题;
- 前牙可选分层充填的仿生树脂,能模仿天然牙的透光层次;
- 儿童乳牙常用玻璃材料,能持续释放氟化物防继发龋。
有些机构会推销几千块的"进口高端材料",其实300-800元的中端树脂完满足日常需求。真正影响寿命的关键是医生的分层充填技术,而不是材料本身的价格标签。
刚补完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咬硬物。树脂完全硬化需要24-48小时,这期间可能有轻微酸胀感,可以用感牙膏缓解。如果一周后仍有明显冷热刺痛,可能是填充体过高需要调磨。
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边缘,看看是否有继发龋或微渗漏。用牙线时如果总在某个填充牙处卡线,可能是邻面接触关系没好。记住,再好的填充体也抵不过每天碳酸饮料的侵蚀,维护比治疗更重要。
在二线城市正规医疗机构,单颗牙树脂填充价格通常在300-600元,包含去腐、备洞、酸蚀、充填、抛光全流程。如果龋坏接近牙髓需要垫底保护,可能增加100-200元费用。某些连锁机构搞"99元补牙",往往要么用劣质材料,要么后期以各种名目加价,消费者要特别警惕。
有患者问"能报多少",目前各地政策不同。像北京职工可直接报销50%左右,但美容修复类材料需要自费。建议治疗前先拍片确认龋坏范围,避免术中临时增加项目产生纠纷。
发现牙齿有黑线或黑点别拖着,特别是妊娠期女性激素变化会加速龋齿发展。夜间牙痛说明可能已伤及牙髓,两周内必须处理。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更要及时冠修复,否则很容易劈裂。记住: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,及时干预才能保住天然牙。
后提醒,再的龋齿填充也替代不了日常护理。每天两次巴士刷牙法+牙线清洁,每年一次洗牙检查,才是真正的"省牙之道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