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时口腔刺痛、舌面莫名出现白斑、嘴角反复开裂……这些可能都是口腔黏膜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这类疾病影响着近成年人,却常被误认为是"上火"而延误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。
张女士半年来总感觉舌头灼热,吃酸辣食物时尤为明显,直到舌缘出现网状白纹才就医,被确诊为扁平苔藓。像她这样的并不少见,口腔黏膜病初期往往表现为:口腔溃疡反复发作、黏膜表面出现白斑或红斑、持续性口干舌燥等。若发现口腔黏膜颜色改变(异常发白或发红)、质地变硬、长期不愈的溃疡,都建议尽早就诊。
临床上常见的有:1.复发性阿弗他溃疡,俗称"口疮",特征为圆形溃疡伴明显疼痛;2.口腔扁平苔藓,表现为网状白纹伴糜烂;3.口腔白斑,属于癌前病变需高度重视;4.灼口综合征,以烧灼感为主但检查无异常;5.疱疹性口炎,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水疱;6.干燥综合征,常伴随眼干等症状。不同类型的病因和风险程度差异,需鉴别。
除大众熟知的熬夜、压力等因素外,临床发现这些诱因常被忽略:长期佩戴不合适假牙造成的局部刺激、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、某些降压药引起的黏膜干燥、甚牙膏中的月桂醇硫酸钠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。女性更年期激素变化、吸烟者口腔黏膜角化异常等也需要特别注意。
,建立"口腔体检"意识,建议每半年对黏膜做系统检查;第二,戒烟限酒,避免过烫食物刺激;第三,选择软毛牙刷,避免暴力刷牙;第四,控制慢性病,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;第五,出现黏膜异常超过两周不愈,应立即到口腔黏膜科就诊。对于已确诊患者,保持治疗连续性很重要,切忌症状缓解就擅自停药。
很多患者用维生素B2对付所有口腔问题,其实只有缺乏性口角炎有效;还有人迷信"放血疗法"治溃疡,反而增加感染风险。目前规范治疗包括:局部用药(激素软膏、免疫调节剂)、物理治疗(激光)、系统用药等。特别提醒:网传的"偏方"可能加重病情,某些中成药含违规成分会导致黏膜萎缩。
推荐使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口腔喷雾促进黏膜修复;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锌的海产品、动物肝脏;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;夜间戴牙套者要特别注意清洁。有个简单自测方法:对着镜子拉扯脸颊黏膜,正常应呈粉红色、湿润光滑,如发现异常色斑或纹理改变请及时就医。
口腔黏膜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,它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全身疾病的预警信号。养成良好的口腔检查习惯,出现问题科学应对,才能守护这道重要的健康防线。记住:任何口腔黏膜病变持续超过14天不愈合,都建议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,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