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都会想到牙齿美白、矫正这些“面子工程”,其实预防才是关键。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复杂的治疗项目,就说说日常生活中怎么保护好牙齿,避免花冤枉钱看牙医。以下这些方法都是我这些年观察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,照着做能省下不少牙科治疗费。
先说基础的刷牙,很多人刷了二三十年牙其实都没刷对。正确的方法是牙刷斜着45度角对着牙龈沟,轻轻颤动着刷,每次少两分钟。千万别像锯木头一样横着刷,时间长了牙齿根部能刷出凹槽来。早上起床和睡前必须刷,有条件的话吃完午饭再刷一次。
现在市面上的电动牙刷确实比手动刷得干净,但不是越贵越好。选择中等价位的,刷头三个月换一次就行。千万别为了省钱不换刷头,那跟用抹布擦碗有什么区别。
很多人觉得用牙线麻烦,其实这才是预防牙周病的法宝。牙齿相邻面刷牙根本够不着,食物残渣卡在那里很容易引发龋齿。建议每天晚上睡前用一次,刚开始可能会出血,坚持一周就好了。如果实在用不惯传统牙线,现在有那种带手柄的牙线棒,用起来更方便。
超市里各种功能的漱口水看着挺唬人,其实健康人群用清水漱口就够。漱口水要牙医开了再用,长期用反而会口腔菌群平衡。特别要提醒爱喝酒的朋友,某些漱口水含酒精,用了反而容易口干。
很多人觉得“我天天刷牙干嘛还要洗牙”,这是误区。牙结石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,刷牙是刷不掉的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去正规医疗机构洗一次牙,别等到牙龈出血、口臭才想起来。现在基础洗牙也就两三百块钱,比补牙便宜多了。
碳酸饮料对牙齿的伤害比糖还大,酸性物质会直接腐蚀牙釉质。实在想喝就用吸管,减少和牙齿接触。爱吃零食的朋友注意了,频繁进食会让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,好集中在三餐时间吃。
坚果类食物别用牙啃,见过太多啃瓜子把牙啃裂的。年糕、牛皮糖这些粘牙的食物也尽量少吃,粘在牙上不容易清理干净。
很多家长觉得“乳牙反正要换,坏了没关系”,这是大错特错。乳牙不好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还会导致咀嚼功能差影响消化。孩子长颗牙就要开始清洁,3岁前家长帮忙刷,6岁前刷。窝沟封闭建议6-8岁做,能有效预防龋齿。
牙龈出血不是“上火”,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;牙齿敏感可能是牙龈退缩或牙釉质受损;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要排查其他问题。记住一个原则:口腔问题越早处理越简单,拖到疼了再去往往又受罪又花钱。
后提醒大家,网上那些偏方别乱试,什么用醋美白、用盐治溃疡都是坑。口腔健康没有捷径,日常护理做到位,定期检查别偷懒,这才是省钱省心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