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牙疼,很多人时间会想到蛀牙,但真正让人“痛到怀疑人生”的,往往是牙体牙髓病。作为常见的口腔问题,牙体牙髓病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可能引发面部肿胀甚全身感染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这个让人头疼的牙齿问题。
如果你出现以下情况,很可能已经中招:
1. 冷热敏感:喝冰水或吃热食时牙齿刺痛,持续几秒甚更久;
2. 自发疼痛:半夜突然牙疼到睡不着,或说不清具体哪颗牙疼;
3. 咬合不适:吃东西时感觉牙齿“变高”了,不敢用力;
4. 牙龈肿包:牙齿根部鼓起小脓包,按压可能有分泌物。
这些症状说明细菌可能已经侵入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,单纯补牙解决不了问题。
牙髓藏在牙齿里层,一旦被细菌感染,就会“喊疼”求救。常见原因包括:
· 深度蛀牙:蛀洞太深牙本质,细菌直达牙髓;
· 牙齿裂缝:咬硬物或外伤导致裂缝,细菌趁虚而入;
· 重度磨损:长期磨牙或刷牙用力过猛,牙釉质磨损暴露牙髓。
针对不同阶段,牙医会采取以下措施:
早期阶段(可逆性牙髓炎): 通过去腐、垫底、补牙等方式保留活髓,配合药物观察。
中晚期(不可逆性牙髓炎/根尖周炎): 必须做根管治疗,俗称“抽神经”。医生会清理感染的牙髓,用牙胶尖填充根管,后用牙冠保护脆弱的牙齿。现代技术搭配显微镜操作,治疗度大大提高。
感染(根尖囊肿/脓肿): 可能需要配合根尖手术或切开引流,极少数情况需拔牙。
Q:根管治疗疼不疼? A:现在普遍采用麻醉技术,过程中仅有轻微胀感。术后1-2天可能有不适,属正常现象。
Q:不做根管治疗会怎样? A:感染可能扩散颌骨,导致面部肿胀、发烧,甚引发菌血症。
Q: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 A:规范治疗+戴冠保护的牙齿,使用10年以上很常见,但需定期复查。
避免牙髓遭罪,关键做好3件事:
1. 每年1-2次洗牙+检查,小蛀牙及时补;
2. 少吃粘性甜食,避免用牙开瓶盖;
3. 夜间磨牙者建议佩戴咬合垫。
如果已经出现牙疼,别急着吃止痛药掩盖症状,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拍片检查。牙齿问题拖得越久,治疗代价越大。记住:牙髓一旦坏死,就再也“复活”不了了。
治疗牙体牙髓病,建议关注:
· 是否有的显微根管治疗设备;
· 医生是否具备牙体牙髓专科背景;
· 治疗前是否清晰CT影像评估。
后提醒:网传的“大蒜止痛”“盐水”等方法治标不治本,及时就医才是正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