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甜食突然牙疼?牙齿上出现小黑点?这些都可能是蛀牙的信号。今天我们就来补牙那些事——从价格、材料到全过程,帮你消除对补牙的误解。
很多人觉得牙上有个小黑点不碍事,结果硬生生拖到疼得睡不着才看医生。其实当牙齿出现这三个信号就该行动了:冷热敏感、食物嵌塞、肉眼可见的龋洞。早期补牙只需要200-400元,如果拖到需要根管治疗,费用可能飙升到2000元以上,还得跑三四趟医院。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
1. 玻璃:180-350元/颗(适合儿童乳牙)
2. 复合树脂:300-600元/颗(前牙)
3. 纳米树脂:500-1000元/颗(后牙推荐)
具体价格会根据城市消费水平、医院等级有所浮动,医院通常比私立诊所贵15%-30%。
正规的补牙流程是这样的:先拍片检查龋坏深度→去除腐质→消毒窝洞→填充材料→抛光调整咬合。整个过程约30-50分钟,全程只有去腐质时可能有轻微酸胀感,现在都有技术,根本不用咬牙忍着。
很多人担心补牙材料会掉。其实现在用的纳米树脂,正常使用5-8年没问题。关键要注意:补牙后24小时别吃硬物;避免用补牙侧咬开瓶盖等硬物;每半年检查一次边缘封闭性。见过有人补牙用了十几年的,保养很重要。
1. 蛀坏已到牙髓(需要先做根管治疗)
2. 牙齿大面积缺损(可能要做嵌体)
3. 牙龈肿胀期(需先)
4. 孕妇妊娠早期(非紧急情况建议孕中期处理)
职工通常能报销基础材料费(如玻璃),但高端材料需自费。注意保留好病历和收费明细,很多地区开通了电子凭证,直接就能结算。学生和居民报销比例会低一些,建议提前当地政策。
主要差在四个方面:材料成本(进口树脂是国产的3-5倍)、医生资历(副医师操作费更高)、设备差异(显微镜补牙加收200-500元)、龋坏难度(邻面龋比咬合面龋贵20%)。但千万别图便宜选小诊所,见过太多二次蛀坏。
刚补完牙有点敏感是正常的,一般3-5天会消失。建议:
• 当天别喝浓茶/咖啡(防染色)
• 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
• 牙线清洁要轻柔(特别是邻面补牙)
• 发现填充物脱落立即复诊
「补牙会把牙洞越磨越大」——实际上医生只会去除腐坏部分;「补牙后就不能做核磁共振」——只有金属材料才有影响;「孕妇不能补牙」——孕4-6个月是期。有疑虑直接问医生比上网查靠谱。
后提醒:本文所述价格仅供参考,具体以实际检查为准。牙齿问题就像小火苗,早发现早处理才是省钱又省心的明智之举。